表演性行为与性别构成:现象学与女性主义理论论文

Performative Acts and Gender Constitution: An Essay in Phenomenology and Feminist Theory

朱迪思·巴特勒
戏剧学刊
8.5K 次引用

这篇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将性别探讨为一种表演性行为而非自然给定,运用现象学理论论证性别认同是通过重复的风格化行为构成的。巴特勒挑战了性别的本质主义观念,提出性别是在规制框架内通过表演持续建构的。

📋 摘要

巴特勒将性别视为一种表演性成就,论证性别认同不是稳定的本质,而是一种持续的话语实践,构成了它看似表达的主体。借鉴现象学洞察,她展示了性别如何通过重复性行为来表演,这些行为创造了自然、本质身份的幻象,而实际上正是通过表演本身建构了那个身份。

🔑 关键词

表演性 性别构成 现象学 女性主义理论 身份形成
阅读原文

朱迪思·巴特勒1988年的论文《表演性行为与性别构成》代表了对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哲学的奠基性贡献。这篇发表在《戏剧学刊》上的作品介绍了巴特勒革命性的性别表演性理论,挑战了对性别认同的本质主义理解,提出性别是通过重复的表演性行为构成的。

理论框架:现象学与性别

巴特勒借鉴现象学理论,特别是莫里斯·梅洛-庞蒂的工作,发展了对性别作为具身表演的理解。她论证身体不是被文化铭写的被动表面,而是通过重复的行为和手势构成意义的能动主体。

关键理论洞察包括:

  • 性别作为持续的话语实践
  • 身体作为历史观念而非自然事实
  • 身份是表演性构成的而非表达性的

性别作为表演与表演性

巴特勒对性别作为单纯”表演”(暗示有意识的行为者选择角色)和性别作为”表演性”(指示行为构成了它们看似表达的身份)做出了关键区分:

  • 表演:暗示有一个预存的主体选择行动
  • 表演性:表明主体是通过正在被表演的行为构成的

这种区分是巴特勒对性别本质主义批判的核心,也是她论证”行为背后没有行为者”的基础。

自然性别的幻象

巴特勒论证性别通过以下方式创造自然性的幻象:

  1. 重复性风格化:重复的行为创造了稳定性别认同的外观
  2. 规制框架:社会规范强制某些表演同时惩罚其他表演
  3. 自然化过程:行为的重复创造了性别是自然、本质特征的幻象

性别构成的现象学分析

借鉴现象学,巴特勒研究性别如何通过以下方式构成:

  • 身体风格:标记性别的移动、说话和居住空间的方式
  • 时间维度:性别通过重复行为在时间中构成
  • 主体间承认:通过社会承认和互动创造的性别意义

历史和文化建构

巴特勒强调性别表演性发生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中:

  • 性别规范在不同时间和文化中变化
  • 表演性行为受现有规制框架约束
  • 抵抗和颠覆在这些相同框架内发生

对女性主义理论的影响

巴特勒的理论为女性主义思想提供了几个重要贡献:

  1. 去自然化:揭示性别是建构的而非自然的
  2. 能动性与约束:显示主体如何既被表演性框架赋能又受其约束
  3. 抵抗可能性:为性别颠覆和转化开辟空间

重复和引述性的作用

巴特勒引入引述性概念来解释性别表演性如何运作:

  • 性别行为引述先前的行为,创造重复链条
  • 每次引述也是再引述,为变化开辟可能性
  • 颠覆通过对性别规范的戏仿或失败引述发生

具身性与物质性

巴特勒探讨表演性与物质具身之间的关系:

  • 身体不在话语之外,而是话语构成的
  • 物质性不与话语性对立,而是其最具体的效果
  • 具身表演既创造约束也创造可能性

政治意涵

这篇论文的政治意涵包括:

  • 挑战关于性别和性取向的异性恋规范假设
  • 为性别违规和转化开辟可能性
  • 质疑女性主义政治中使用的范畴的稳定性

方法论贡献

巴特勒的方法论创新包括:

  • 将现象学分析与女性主义批判结合
  • 发展后结构主义的身份研究方法
  • 为理解性别和具身创造新词汇

当代相关性

巴特勒的性别表演性理论深刻影响了:

  • 酷儿理论和跨性别研究
  • 表演研究和戏剧理论
  • 关于性别认同的法律和政策讨论
  • 关于性别流动性和非二元身份的当代辩论

结论

《表演性行为与性别构成》通过提供对性别认同如何构成的新理解,根本性地转化了女性主义理论。巴特勒关于性别是表演性构成而非自然给定的洞察,为理论分析和政治行动开辟了新途径。

这篇论文继续影响关于性别、身份和具身的当代讨论,为理解主体如何在规制框架内和针对规制框架被构成提供了关键工具。巴特勒的工作证明,性别范畴的表面自然性掩盖了它们的建构性和偶然性特征,为转化和抵抗开辟了可能性。

这一奠基性文本对于任何对性别理论、女性主义哲学以及身份、具身和表演之间关系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必读的。

论文信息

作者: 朱迪思·巴特勒
发表: 1988年12月1日
期刊: 戏剧学刊
DOI: 10.1632/S0040557400062652
引用次数: 8.5K
语言: 英语

支持我们

如果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

☕ Buy me a coffee

学术讨论

与其他研究者讨论这篇论文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

加入讨论

与其他研究者讨论这篇论文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加载评论中...